为了准确描述中国大数据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解析大数据发展的各阶段对IT技术的需求,2013年6月,中桥国际调研咨询(以下简称中桥)对中国480家最终用户的IT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就大数据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调查。之后中桥首席分析师王丛,将结合其在欧美数据中心领域十几年的市场调研积累,对中国大数据市场趋势的调查数据进行解析,以诠释中国大数据市场和技术趋势。同时,会通过在线讲座和中国读者解读中国大数据市场趋势,以及大数据对IT技术、IT架构、IT管理以及IT格局的影响。中桥结合对中国大数据市场的的调研数据和分析,将分成四个系列对“中国大数据价值和趋势”进行解读。
大数据分析未来24个月市场趋势
我们在大数据的调研中了解到,中国各型企业正在逐步意识到大数据的业务价值和商业价值,并且鉴于数据量的迅猛增长和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在未来24个月内,不论是企业级(78.1%)还是中小企业用户(71.8%),都将会在大数据分析上进行投入,通过部署新的数据分析方案来提高大数据创造价值的效率。这其中,考虑未来12-24个月在新的数据分析方案上进行投入的中小企业用户比例甚至高于企业级用户,鉴于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庞大数量,可以想见这将对大数据分析形成一股极大的推动力。
大数据分析的演进过程
我们再从大数据分析的不同阶段来看,大数据是一个演进过程。传统商业智能通过增加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提高分析速度,应对越来越多的数据子集,逐步演进为大数据数据分析。大数据通过IT创造价值的两个主要维度是数据分析频率、数据来源和种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大数据分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批量分析:数据主要以来自企业内部结构化数据(如生产、管理数等据)为主。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降低生产开支,提高资金周转和物流效率,提高业务智能决策能力。这一阶段用户主要IT投资重点是如何提高数据分析频率,以及增加大数据分析数据种类,为逐步向大数据分析架构演进做好IT架构和资源,大数据分析流程准备。
第二阶段:近实时分析:数据分析类型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逐步演进为结构化,非结构化(音视频、社群等)和半结构化数据(包括系统日志、客户信息)。除了降低生产开支,提高决策效率的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利润和销售增长,以及提升优质客源获取和持有效率成为主要目的。数据分析子集数量相对批量分析更大。近实时分析对从分析准备、处理到呈现的时效性更强,提高了对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速度的要求。